< 流淚詐騙伊妹兒

Chinese News 新聞 >>

流淚詐騙伊妹兒     

 

星島日報美西版星晨文藝副刊 Xc2010,4,18

不少人早就把 E-mail 譯為頗有情味的「伊妹兒」,或頗有魅力的「伊媚兒」,無非是凸顯其可愛之處。確實,自從有了E-mail,人們交往發生了「革命性」變化,分秒之間就可以突破重洋遠隔而與親友聯繫溝通, 能說不可愛麼?不幸,這種快捷便利的通訊方式也被一些騙子和別有用心的人盯上用上。
去年突然接到一位熟人E-mail說要更換E-mail信箱, 因為有人使用其原來E-mail信箱給不少人發信,說她在南非遭遇車禍……給她帶來很多麻煩和困擾。特意更正,並無其事,更非她發。我們與她相隔很遠,沒有具體詢問詳情。 直感「伊妹兒」「伊媚兒」變味。
前一兩個月的一個晚上,女兒來電話,劈頭一句就是:「接收E-mail千萬小心!不要上當受騙!」心情稍平靜一點,她說出原委。她突然接到用她一位熟人的E-mail 地址發來一英文信說:現在流淚向你訴說我的不幸。我來到倫敦,住在旅館,行李、錢包、證件全部被盜走。現在流落在外,無法生活,又沒有路費回來。希望你立即匯來1200英鎊 ……還說得很可憐,自己手機沒有了,酒店又不讓使用其電話,只能發個E-mail求助。女兒覺得極為蹊蹺,但又對自己的熟人不能漠不關心。即打電話給那位熟人。打了幾次未接通。 立即先給發信人回E-mail請回答兩個問題,一、我是誰做何工作?二、你住在哪里,家中都有甚麼人?我實在無法籌1200英鎊,但你回答對了,我才能找朋友一起想法。對方沒了回音。女兒再打電話給那位熟人,終于接通,證實那封E-mail完全無中生有。女兒一再說:「多可怕!多討厭!你們非小心不可!」

我們也驚詫如今騙術「高明」得可怕,頓覺得「伊妹兒」不全是「妹」,「伊媚兒」也全不那麼「媚」。 但心想,詐騙者不會詐騙到我們這退休老人吧?即使詐騙到也不至於要價1200英鎊吧?沒想到,昨天收到一封E-mail以香港一位熟人的名義發來,竟然與我女兒接到的全然一樣。只是收信人發信人不同。看來是一個版本。今天又收到一封以與我同在一城市見過面但不熟悉的人名義發來的E-mail,大體內容一樣,只是地點和要價有所不同。看來有了改版了。恐怕還有更多改版。由此,我聯想到會不會也有的朋友、熟人或僅僅有一兩面之緣的人,也接到以我的名義發出的各種版本的詐騙與生造其他種種是非的「伊妹兒」「伊媚兒」呢?不禁「媚」得毛骨悚然。不受騙唯一的法寶就是:核實!




 

 

 Local Ad

 

 

 

 

About Us | Contact Us | Terms of Use | Advertise With Us | Job Opportunities | Sitemap | RSS Feeds

 

Copyright © 2005 ChinatownConnection.com. Houston Chinatown. Chinese News 507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