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臺北市的國劇場內,一陣鑼鼓聲中,一位全身披掛的青年戰士
登場亮相了;在他冠頂所插飾的兩根長翎,隨著滿場舞動的身影不斷
地搖擺著。您認為那兩根長翎只是單純的裝飾嗎?其實它們是源自中
國戰國以來武將們在戰場上所戴的鶡冠,也就是用兇猛的鶡鳥羽毛插
在冠上,來象徵武將們神勇善戰的精神。中國服飾的特色,不僅只是
表現其外在的優美形態,更具有其內在的象徵意義。舉凡一衣一物,
無不賦與生命,這種形象與精神並重的特性,可由這兩根長翎中表現
無遺。
中國遠自一萬八千年前的山頂洞文化的遺跡裡,由發掘出土的骨
針和穿孔的石珠、貝殼中,就可以證明中國先民在當時已具備了裝飾
的概念和縫紉的技巧了。到了黃帝堯舜時代(距今四千五百年前左右
),服飾的式樣和制度已經粗具規模了。而後來出土的絲麻織品的殘
片及古陶俑,更可證明到了殷商時代(紀元前十六~十一世紀),服
飾已是相當的繁複精美了。
|
中國服裝的基本造形有「弁服」、「長袍」及「深衣」三類。這
三類服裝的特徵,除了寬袍大袖外,結構上以直線的組合為主,份量
寬鬆而任其垂掛,或束以腰帶任其形成自然的褶紋。不過無論是袍服
或是衫裙、衫褲,都是配合布幅而以最少的接縫製成的。正因為式樣
基本,構成簡潔,所以常於緣邊加飾繡花、緄邊或披掛布帛、霞帔、
腰飾等。而這些緄邊、鑲邊及各種刺繡裝飾,遂成為中國服飾的一大
特色。
中國服飾色彩的使用,以深色為貴,淺色次之,因此正式的禮服
常使用深沈的織錦圖紋。而一顏色為主色調,裝飾以鮮艷華麗的刺繡
,一般家居或平民常服則多使用淡色。中國人以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
的季節,如以青色代表春天、紅色代表夏天、白色代表秋天、黑色代
表冬天,並且有類似調和與對比調和的安排,及明暗對比與彩度對比
之運用,因此中國服飾的用色,可說是一部完整的色彩學。
|
臺灣的服裝設計師們,在自由創作的環境下,配合了
現代生活的審美觀點與流行傾向,將中國人常用來表達祈求與象徵吉
祥的事物,靈活地運用在現代中國人的服飾裡。例如將民俗文物中的
門神、獅子、八卦、臉譜等應用在兒童或少年的衣服上,不但討好醒
目,而且因為資料豐富取材容易,故變化性很大。或將銅器上的龍、
鳳、雲、雷等圖紋應用在衣服上的貼繡飾紋,或用為印染布衣及紡織
的圖案,形狀特殊,極具特色。而中國繪畫中不論是豪邁或娟秀的畫
面,都可應用於織花或印花上,使中國繪畫美表露無遺。中國編結藝
術的應用更是廣泛,除了在衣服上的裝飾設計如衣服邊緣、肩胸、口
袋、剪接線等處外,更可用於腰帶、頭飾、項鍊的編結裝飾。至於將
宋朝婦女的高髻花冠應用為現代的新娘花冠;以中國傳統正紅、正藍
、正綠色做成的湘繡腰帶;及將傳統的香袋、彩墜用為摩登的掛飾等
,都是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成功例證。
|
在臺灣這個現代化的社會中,經常可看見男士們在各種社交場合
穿著一襲傳統的長袍,顯得莊重而儒雅;而女士們也以源自清朝的旗
袍做為正式的禮服,按場合需要,在領子、袖子、袍長與袍身等處做
各種高度、長度、寬窄及花色的變化,顯得婀娜多姿,極具東方特色
。中國傳統服飾是現代中國人穿著的依歸,在臺北市的中國電影文化
城聖哲先賢館中,及實踐設計管理學院服裝博物館內,皆可看見收集
詳盡、考據正確的中國歷代男女服飾,極具觀賞與教育價值。
|
生活在臺灣的人們,不僅將傳統的中國服飾融合在現代的生活中
,並且將古人所發明的繅絲和紡織技術,配合現代科技進一步地發展
成為一個現代化的紡織工業,使得居住在自由中國的人們能夠擁有傳
統特色而適合現代生活的優美服飾。
|